
文进勇大将是党和国家模范老一辈领导人,一位智略过人,文武双全,忠于祖国、孝于人民,为民族解放斗争、建国护国事业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助力补充和发展胡志明时代越南革命军事科学艺术的将军。跟随党参加革命活动的65多年中,文进勇大将连续26年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正式委员(1960~1986),连续25年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1953~1978),多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书记、中央军事党委(现为中央军委)书记、国防部长。文进勇大将的生平和革命生涯与民族解放斗争、建设和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事业,特别是与越南人民军队的战斗、建设和成长的过程息息相关。
文进勇大将简历
文进勇同志(别名为黎怀),1917年5月2日出生于河内市北慈廉郡古芮乡(现为二号古芮坊)。他出生和成长在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土地上,1936年文进勇同志参加了河内工人的民主运动和公开斗争活动。从此,他在工人运动中日益活跃,并曾三度被法国殖民主义者监禁。但殖民政权的监禁和敌人的残酷折磨并不能浇灭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两次成功越狱,努力与党组织联系,继续开展活动。

1954年的文进勇少将。
1954年的文进勇少将。
1945年八月革命取得成功,文进勇同志担任第二战区政委。1946年11月,他担任政治局(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的前身)副局长、局长、中央军委副书记。在新岗位上,他为奠定军队党工作和政治工作基础,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作出了贡献。
抗法战争时期,文进勇同志担任政委,然后兼任第三联区司令、第三区区委常委(1949年10月)、第320师师长兼政委(1951年),使第320师逐渐取得重要胜利,扩大了许多自由区,建立了许多游击根据地。凭借智略果断的军事指挥员的品质,文进勇同志于1953年11月被党中央和胡志明主席任命为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并加入总军委。他同总军委、总司令部参谋并组织实施了1953-1954年冬春作战计划,而最顶峰是1954年奠边府大捷,使抗法战争走到胜利。
抗法殖民主义侵略战争结束后,文进勇同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帮助中央军委、国防部建设越南人民军迈向正规化水平,拥有陆军、防空空军和海军三个军种建言献策,为建设和巩固全民国防事业作出贡献,保卫社会主义北方,做好准备为解放南方而战斗。当美帝国主义战争升级,直接派远征军侵略南方,派空军、海军攻击北方时,文进勇同志同中央军委、总司令部集体直接指挥各种力量打败美帝国主义在北方的“破坏性战争”以及他们在南方采取的战争策略。特别是在胡志明战役(1975年4月)中,他富有“大胆深入,结合迂回,强力突破外围”思想的战术为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1975年春季大捷作出了重要贡献。
和平恢复,国家统一,文进勇同志和中央军委、国防部领导集体为党和国家献策,运用党的政治和军事路线,逐步制定保卫国家的全面计划。保卫国家,巩固强有力的全民国防阵线,构筑人民战争阵势,建设三种武装力量;指导实施关于军事和国防任务的许多正确政策和解决方案,战斗保卫西南边境和北部边境,履行国际义务,在任何情况下牢牢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
从战场实践,以及新形势下任务要求出发,文进勇同志继续参与指导、组织研究,完成了两次抗法、抗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越南革命战争的大量总结著作,有助于肯定胜利的地位和意义,并吸取可在全民国防建设事业中应用和推广的宝贵经验,建设一支革命、正规、精锐、先进的越南人民军队。为牢牢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
文进勇将军为民族解放、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党和国家授予金星勋章、胡志明勋章以及多项崇高的勋徽章和奖项。


1945年八月革命取得成功,文进勇同志担任第二战区政委。1946年11月,他担任政治局(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的前身)副局长、局长、中央军委副书记。在新岗位上,他为奠定军队党工作和政治工作基础,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作出了贡献。
抗法战争时期,文进勇同志担任政委,然后兼任第三联区司令、第三区区委常委(1949年10月)、第320师师长兼政委(1951年),使第320师逐渐取得重要胜利,扩大了许多自由区,建立了许多游击根据地。凭借智略果断的军事指挥员的品质,文进勇同志于1953年11月被党中央和胡志明主席任命为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并加入总军委。他同总军委、总司令部参谋并组织实施了1953-1954年冬春作战计划,而最顶峰是1954年奠边府大捷,使抗法战争走到胜利。
抗法殖民主义侵略战争结束后,文进勇同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帮助中央军委、国防部建设越南人民军迈向正规化水平,拥有陆军、防空空军和海军三个军种建言献策,为建设和巩固全民国防事业作出贡献,保卫社会主义北方,做好准备为解放南方而战斗。当美帝国主义战争升级,直接派远征军侵略南方,派空军、海军攻击北方时,文进勇同志同中央军委、总司令部集体直接指挥各种力量打败美帝国主义在北方的“破坏性战争”以及他们在南方采取的战争策略。特别是在胡志明战役(1975年4月)中,他富有“大胆深入,结合迂回,强力突破外围”思想的战术为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1975年春季大捷作出了重要贡献。
和平恢复,国家统一,文进勇同志和中央军委、国防部领导集体为党和国家献策,运用党的政治和军事路线,逐步制定保卫国家的全面计划。保卫国家,巩固强有力的全民国防阵线,构筑人民战争阵势,建设三种武装力量;指导实施关于军事和国防任务的许多正确政策和解决方案,战斗保卫西南边境和北部边境,履行国际义务,在任何情况下牢牢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
从战场实践,以及新形势下任务要求出发,文进勇同志继续参与指导、组织研究,完成了两次抗法、抗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越南革命战争的大量总结著作,有助于肯定胜利的地位和意义,并吸取可在全民国防建设事业中应用和推广的宝贵经验,建设一支革命、正规、精锐、先进的越南人民军队。为牢牢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
文进勇将军为民族解放、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党和国家授予金星勋章、胡志明勋章以及多项崇高的勋徽章和奖项。
文进勇大将的赫赫战绩
一、兼任平原大团团长和政委职务
1950年边界战役取得轰轰烈烈的胜仗,令全国军民无不扬眉吐气。胜利后,一些同志被召集到总司令部出席边界战役总结会议。会议结束时,党中央向联区党委、第三联区指挥部下达任务,在敌暂占地区组建主力大团,在平原战场作战。 1951年1月,文进勇少将受党中央、总司令部指示组建第320师主力军(平原师)。武元甲大将建议文进勇同志立即开始组建一支大团,以便尽快行动,预计将于下一年年初(1952年)展开的中游战役协同作战。记住武元甲大将的建议,文进勇同志也不忘胡伯伯的嘱咐:“当你回到平原时,在每一次行动中你都需要记住政治与军事是平等的。战胜敌人,也要赢得民心、赢得人民。为了打胜仗,纪律必须更加严格,特别是对人民。能为人民做的任何事情要毫不犹豫去做。有了人民就有了一切。搞军事是要进攻的。而打仗却不了解敌人,不了解自己,那就不要打。一旦掌握了局势,就要敢于果断、果敢”。
1951年1月16日,越南人民军六支大团之一的第320师在宁平省儒关蒙叶林成立。建军初期,在兵力和装备匮乏、技术战术水平较弱的情况下,一系列问题就出来了:如何组织训练?怎么装备?在哪里作战、怎样打?为了尽快解决这些困难,文进勇同志召开了大团党委代表大会,提出以下方针:“一遍组建一边打仗,部队有多少就战斗多少,武器有多少用多少”。
虽然第320师只有4个营,人手不够,枪械也缺乏,但为了振奋战士士气,满足“首战必胜、首个战役必胜”的要求,大团选择开打第一个战役是山西市镇的西北分区。因为,这里是连接越北与第三联区的地区,是河内西北部的“屏风”。大团党委评价:虽然这里的敌军力量比我们强大,敌人的防御系统相当坚固,但敌人的防御阵势有很多漏洞;主力部队从未出现在该地区,这会让敌人更加主观。外环坚固,但里面的防守网络却很薄弱。如果我们深入内部进攻,出其意料。面对我们一开始就猛烈进攻的,敌人很容易被打破。认识到敌人的防御布置暴露了漏洞,文进勇同志命令第320师干部战士趁着日夜,仓促准备出发,带着铁一般的信念和口号:“我们一定要打赢第一仗,打赢第一场战役”。文进勇同志和战士们在升龙团的带领下行军,主力单位在山西以北的11号公路上攻击敌人,从市镇到永福省安乐县中河乡。我军越过哨所、敌楼,悄悄潜入敌后方,迅速占领战场。仅一夜间,我们就摧毁了敌军9个哨所,又对援军进行了几次伏击。山西战役的胜利虽然很小,但对于第320师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已经实现的多个目标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相信,人民热爱部队,部队信任人民,热爱人民,就像胡伯伯的嘱咐一样。对于文进勇同志来说,这是党和胡伯伯带领他参与党的部分军事生涯时迈出的具有挑战性的第一步。
1951年3月20日,第320师再次接到继续战斗的命令,与山西省的地方部队单位协调参加黃花探战役(也称为18号公路战役,从1951年3月23日至4月7日) 。此次战斗,军团司令部决定改变秘密作战计划,迅速深入敌军暂占地区,摧毁敌军多个脆弱阵地,然后迅速撤兵。 1951年3月24日晚,军团开火摧毁了求汤、莱庆、玉早哨所,并威胁和摧毁了山西镇的鹅盖和富偓哨所。第320师在山西的战斗有助于吸引了敌方两支机动兵团,为友军单位在18号公路上与敌作战创造了条件。
光中战役(又称河南宁战役,从1951年5月28日至6月20日)是第304、第308、第320师三个主力军团与地方军兵、民兵游击队同时与敌人作战。文进勇同志指挥的第320师以不断进攻的思想和深入敌心的方法,与河南省、南定省的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密切配合,不断向敌进攻,继续取得胜利。
其后,为了与和平主线配合,文进勇少将和第320师军司令员决定攻击宁平省的发艳镇(Phát Diệm)——坚固的据点群(包括10个阵地)深处敌方安全后方根据地。突然袭击,一夜之间,我们占领了发艳镇。以此胜利为契机,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地方人民战争运动迅猛发展,安模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金山县的部分地区获得解放,游击区得到巩固和扩大。
在宁平取得的胜利后,第320师司令员决定向红河左岸进军,将敌后线转为我军前线,进攻并解放三角洲大片地区,推动三角洲的人民战争迈出了新步伐。第320师从这里深入敌后,集结力量和作战。这个决定是第320师党委和文进勇同志个人极其大胆并非常有创意的。
在北部平原地区战场期间,主力第320师与第304团和第三联区配合,边建边战,同地方武装力量在南定省击败了敌方5支机动兵团的布列塔尼行军(1952.12.1~1953.1.4)。与此同时,第320师的第52师与第304团的第57、66、9师和地方官兵、民兵游击队配合,在宁平、南定、太平等地与敌人作战,消灭数百名敌人,保护我们的部队并维护根据地。各单位一边战斗一边进行政治军事训练,注重技术和游击战术,在反劫掠行动中学习经验。经过1952-1953年冬春作战行动后,各主力军团逐渐从战场返回后方自由区。来自河南宁敌后的第320师步兵军团从河南宁敌后集结到宁平省和清化省西南自由区。 1953年6月起,第320师党部开展政治训练活动。
凭借多年活动中所展现的军事才华,尤其是在担任第320师师长兼政委期间,于北部平原战场上取得了卓越战功,1953年11月,文进勇少将被政治局决定任命为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并加入总军委。在担任师长兼政委短短34个月(1951年1月至1953年11月)期间,文进勇同志指挥第320师参与了8场大小战役,其中包括和平战役和宁平西南战役等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战役。北部平原战场以及第320师正是文进勇同志充分发挥他的卓越军事才华之地,他指挥部队多次击败法国机动军的大规模扫荡行动。
二、连续25年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
1953年底,我国人民抗法战争进入最激烈的阶段,文进勇同志被党中央任命为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并加入总军委(1953 年 11 月)。在抗法战争的决定性时刻出任总参谋长,文进勇少将带领总参谋部在最终的战略决战中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和任务,做出了“煊赫五洲、震动地球”的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政府签订《日内瓦协议》。1954年7月,他被任命为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代表团团长出席中嘉会议。会议上,文进勇同志以及代表团成员同法国代表团正面交鋒,商定整个印度支那停火的程序和措施,遣返战俘,调集部队,就组织中央和地方联合委员会达成共识。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文进勇同志同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委、国防部领导、指导、组组总参谋部同北方各地方以及武装力量及时进入战备状态;巩固、发挥军队的装备,特别是新军种、兵种;组织兵力和装备送往南方、老挝战场。在组织的结构方面做出准备,在经济与国防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将北方的一切活动从和平时期转移到战时,安排力量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并为战争动员人才和物质。同时,在南北两方备好人民战争阵势,当美帝国主义肆意将战争扩大到北方时做好应对准备。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中央军委和国防部所提出的决策,其中包括文进勇同志的重要贡献,为北方军民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破坏性战争中取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1972年“河内—空中奠边府”大捷。
在南方战场上,当美帝国主义大规模向各战场派遣军队时,文进勇同志同中央军委、国防部向政治局提出了许多及时的战略和策略,尤其是组织建立各团、师级的机动部队,部署在南方战场的战略区域,结合人民战争的战法,击败美军、伪军和美国盟国军队,挫败美国在越南南方实施的战争战略。
解放后,作为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大将继续在指挥人民武装力量和人民军队参加巩固新解放区、逐步克服战争后果做出巨大贡献;并展开落实建设人民军队,巩固全民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境和越南北部边境的任务。
可看,在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的25年(1953年至1978年)期间,文进勇将军陪伴国家度过了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战争的最艰苦、最激烈的岁月;他是一位忠诚贤惠、报国爱民的总参谋长。
1972年文进勇上将造访河内导弹部队
1972年文进勇上将造访河内导弹部队
文进勇上将在防空-空军指挥部(河内,1972 年)
文进勇上将在防空-空军指挥部(河内,1972 年)
三、创新“花在敌人心中绽放”的作战方式
通过秘密、果敢、深入敌后作战的方式,文进勇同志被认为是“花在敌人心中绽放”战术的开创者。1951年1月,在第320师首次出征时,接受了配合总司令部中游战役的命令。尽管当时第320师刚刚集结了4个营中的3个营,但文进勇同志仍然以积极进攻的精神指挥部队,从巴维山脚秘密出发,穿越众多据点、岗楼和敌占村庄,深入敌后,占领阵地,我军以迅速、隐蔽、出其不意的方式,攻击了山西镇西北分区——该地区拥有基本坚固的布防体系,外围坚硬,工事牢固,由欧非士兵驻守,但一部分据点防御薄弱,敌军主观,认为“越盟主力即便长了翅膀也无法进入此地”。当晚,部队与游击队协同作战,迅速歼灭了敌军9个据点。
1951年底,在清化进行训练时,第320师接到任务,配合和平战役的主战场行动,随即迅速向红河三角洲进军,以秘密、果敢和出其不意的方式深入宁平省发艳敌后地区。发艳是敌人在天主教区的指挥中枢,是一个被复杂运河系统分开的险恶据点群,也是敌军外围防御线的安全后方基地。1951年12月20日晚夜,我军各单位穿越20多公里的敌军密集据点、河流和泥沼地带,突然发起攻击。仅经过数小时战斗,我军便歼灭并瓦解了敌军10个大小不同的据点,随后全歼了敌军的全部救援力量。在胜利的基础上,我军继续扩大战果,击破了敌军的外围防御线,大量歼敌、逼退、迫降敌军据点,推动了当地人民战争运动的发展,扩大了解放区和宁平的游击区。
在1975年3月的西原战役中,文进勇同志的“花在敌人心中绽放”作战艺术再次被成功运用,并在邦美蜀之战——战役开端的关键之战得到充分发挥。文进勇同志提出建议,派遣一个机械化兵团深入敌军后方,直插驻扎在伪军第23师基地后面的敌军指挥所。这支深入突击队与其他攻击单位协同作战,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辉煌胜利。邦美蜀迅速被攻破,形成“多米诺效应”,导致敌军在西原地区的整个防御体系彻底崩溃。这一胜利为1975年春季总攻势和起义创造了新的局面,加速了解放南方、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
四、胡志明战役司令
面对南方战场的急剧变化,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决定,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同志及部分职能部门同志前往西原。国防部-总司令部所属机构,组建为中央军委、国防部-总司令在南方战场的代表机构,代号:A75团。这样,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就在前线和后线都形成了、既紧密贴近战场,又全面把握战略和宏观层面,保证了正确、及时的领导和指挥。这一决策被绝对保密。到 1975年3月下旬,西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紧接着是顺利攻克顺化、岘港等战场的一系列胜利。此时,南方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速度之快可谓“一天等于二十年”。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政治局决心实施总攻势和总起义,在最短时间内结束解放战争。最理想的方案是在今年4月内开始并结束战斗,不能拖延,必须行动“神速、果敢、出其不意”。
1975年4月7日,在讨论攻击西贡-嘉定计划的中央会议上,文进勇同志代表中央军委和国防部—总司令部的前线机构发表讲话时强调我军当前的优势,并要求尽快取得决战胜利。同时,文进勇同志致电建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督促南北两方各级部门加强力量,及时对重点战场提供支援。
1975年4月,文进勇同志与胡志明战役指挥部同志们。
1975年4月,文进勇同志与胡志明战役指挥部同志们。
据此,越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展战役并成立西贡-嘉定战役司令部(自4月14日改名为胡志明战役),由文进勇同志担任司令一职。在大将的直接指导下,在一周内(自1975年4月15日至21日)作战计划得到精心制定。1975年4月22日,胡志明战役司令部对作战计划和担保计划进行了最后一次审批;向每个方向的每个军团分工作战区域和进攻目标。在此次审批,胡志明战役决心地图铺在桌子上,上面有鲜红的线条,显示了各兵团进攻西贡-嘉定的5个方向,就如“5朵莲花从五个主要进攻目标盛开,独立宫成为西贡解放军的集合点”。战役司令文进勇大将和范雄政委在那张地图上签字。该计划很快被越共中央政治局审批。各单位轮流来到指挥部接受各个方向的进攻任务。开展西贡-嘉定进攻计划,1975年4月26年17时,夺取西贡-嘉定市的总攻击开始。到1975年4月30日11时30分,胜利旗帜在西贡政府总统府上升起,标志着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的完全胜利,抗美救国战争和解放战争辉煌的三十年征程结束,彻底完成全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并开启了民族历史的伟大转折,将全国进入了新纪元:独立、统一和走向社会主义的纪元。
对文进勇大将的评价
文进勇大将——一位具有决胜精神和杰出战略才能的将军,一个坚强不屈的共产主义者,将一生奉献给党的理想和民族解放、国家统一斗争事业以及越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保卫事业。
文进勇大将“是我军杰出的、享有盛誉的指挥将军之一,是一位战略家、一位充满革命进攻精神的领导者,为各场抗战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和越南革命军事科学与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革命干部尽忠于国,尽孝于民等品质的光辉典范”。
文进勇先生的一生与越南革命斗争事业息息相关,与军事生涯道路直接相连。文进勇先生既有军事才能,也有政治才能。他对军事艺术和越南人民战争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文进勇大将的评价
经典格言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24日
内容:军事历史研究院硕士、大尉阮玉算
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越通社
图表:画家黄祥
美术设计:谢闾 范山
编译:微沙 慧明 玄眉 芳玄 明舒 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