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20日,河内学生在街上游行。 (资料图:火卢监狱遗址)

1950年1月20日,河内学生在街上游行。 (资料图:火卢监狱遗址)

学生抗法战争运动中的河内青年(1947-1954)

河内市团市委宣传部

在法国殖民占领时期,河内大学生是一群有知识、有创意,有浓郁爱国传统的青年阶层。他们目睹了法国殖民统治下人民的饥渴和屈辱;同时,他们受到革命思想,而直接是进步主义老师和前辈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思想的影响。再说,他们自己也清楚地看到了从抗法战争初期起全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强烈决心和崇高牺牲。因此,很多人参加了学生抗战运动。

这一时期大学生们长期而创造声誉的斗争可以提到的有1950年1月12日,获悉法国殖民主义者在西贡-堤岸镇恐吓学生,杀害了学生陈文恩,河内团市委发起全市学生进行战斗的运动。1月16日,河内学生进行了罢课,拉横幅、散发传单。1月20日上午,一万名河内学生、大学生、知识分子和同胞在馆使寺为陈文恩举行追悼会。河内青年代表与顺化青年代表一起来到西贡,在爱国青年陈文恩牺牲之地参加追悼会。

河内抗战学生参加陈文恩追掉会。(资料图:火卢监狱遗址)

河内抗战学生参加陈文恩追掉会。(资料图:火卢监狱遗址)

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一支名为“貉龙青年团”的特种队予以成立。自从成立后,该队已组织了有效的战斗,例如摧毁车站地区的法国舞蹈店、袭击军官俱乐部、歼灭数十名敌人。

1950年1月10日夜,在一名刚从敌人拘留营逃出来的年轻党员的带领下,河内市部队和游击民兵闯入白梅机场,击毁敌机25架,并烧毁60万多升汽油。此后,城内外的武装力量相继攻击了相梅、大安、中和、易望等地的敌军阵地,歼灭和消耗了许多敌军。

河内学生的《活力》报纸。(图片来源:越通社)

河内学生的《活力》报纸。(图片来源:越通社)

河内团市委出版了学生之声报纸《活力》和《黄耀城堡儿童》报纸。嘉林县龙边乡游击队少年队是河内少年儿童从事抗战活动的典型例子。在杨文买队长的指挥下,他们连续参加在交通要道5号公路上伏击敌人的活动。杨文买曾用地雷引爆了一辆载有欧洲-非洲士兵连的火车。在嘉林的一战斗中,杨文买与敌军的某排作战,并英勇牺牲(后来被追授青年烈士称号)。

1950年2月7日至15日,救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太原省大慈县召开。河内代表团冲破敌人围困出席大会。回到临时占领的城市,河内青年代表团带着代表大会的胜利精神和决心,兴奋而紧迫地巩固和发展该市青年的斗争运动。

1950年春节,河内市青年在大剧院举行的全市学生文艺联欢大会上唱起抗战歌曲,即音乐家文高的《卢江长诗》、《我的村庄》,并表演爱国、反侵略者戏剧《午夜转檄》。当敌人还处于震惊之中时,灯灭了,抗战传单从三楼纷纷投下。这是一场在敌军中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斗争。法国殖民主义者害怕全国各地发生的学生斗争运动,就以传染病为借口,强迫学生休学10天,扼杀学生斗争。但返校后,征王、朱文安、阿尔伯特·萨罗特等学校以及一系列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罢课,河内青年的斗争运动不断高涨。1950年5月,河内学生在课堂上放鞭炮、散发传单等方式庆祝胡志明主席生日,有的班级甚至唱起《胡志明万岁》歌曲。1950年11月7日,征王学校女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散发传单、放鞭炮、唱《进军歌》,庆祝我军边界战役取得胜利。

法国殖民主义者及其走狗对河内青少年抗战运动的强劲发展感到疯狂,加大了恐怖力度,对我们的运动进行了极其残酷的镇压。他们大力袭击革命根据地,逮捕并屠杀数百名干部、青年团员。21岁的公安战士陈文平被敌军残酷折磨致死。铁腕情报少年队队长阮春生(又名武商)被敌军杀害。许多被敌军俘虏的征王学校负责青年运动的女学生不屈不挠,拒绝说出抗战基地。

出席在太原省大慈县召开的救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来源:人民报)

出席在太原省大慈县召开的救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来源:人民报)

《法国临时占领期间(1947 - 1954)河内抗战学生团》一书。

《法国临时占领期间(1947 - 1954)河内抗战学生团》一书。

1950年以后,学生革命运动进入衰退期,此时学生工作的重点是动员群众、夯实基层、巩固运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青年团必须秘密从事工作,在思想上动员学生群众,增强他们对正义和抗战的信心,从而鼓励他们参加印制文件、交换书报、散发传单、先锋宣传等团的秘密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公开活动等,将抗战的观点带入学生的活动中。

1952年8月,大学生协会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协会理事会,即后来的执行委员会。协会组织了许多动员学生群众的实践活动,例如提出一系列学生有关反对堕落的殖民文化,要求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建议。

典型的例子是,1953年3月10日,该协会执行委员会的学生团员提议在越南大学报告厅举办二征夫人起义的纪念活动,以唤起爱国传统,并提出“反青年堕落化”的建议。团员们和团宣传人员鼓励学生纷纷前来出席,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观看两位民族英雄表达驱逐外敌的爱国精神的讲话。学生协会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了当时学生会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力的活力和创造力。

学生协会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了当时学生会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力的活力和创造力。

1951-1953年,反对强迫青年参军的斗争不断发生,最典型的是1951年河内学生被迫在南定、守德、北宁参加军官和军事培训班的斗争。1952年8月与故意让他们考试不及格征兵作斗争,1952年底的反对“国防贡献”斗争,以及从1953年1月至8月发生的数十次反对敌军征召青少年、学生和大学生入伍的斗争。通过斗争运动,学生中的团基层从遭到敌人的袭击,只剩下十名同志,到1952年底,人数增加了九倍。

此外,河内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群众组织协调,有效开展兵运工作。

一些受组织分配的女青年团员积极进行宣传、觉悟、教育,动员伪军士兵脱离敌军阵营,回归抗战。一些男青年团员混入敌军队伍,秘密鼓动士兵投降、反战。

1945年全国抗战时期,自卫队战斗保护安阜发电厂。(资料图:首都国防)

1945年全国抗战时期,自卫队战斗保护安阜发电厂。(资料图:首都国防)

第三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会在柏林开幕。 (图片来源:越通社)

第三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会在柏林开幕。 (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注重发展学生和大学生革命运动的同时,河内团市委也特别重视在被暂时占领地区的工人和各阶层劳动者中扩展和发挥团各组织的作用。在黑渡口、Aviat工厂、安阜发电厂、草行火车站、黄昏市场等地,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工人青年团员在破坏敌方经济的运动中走在前列,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1953年底至1954年初,抗战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为了配合全国军民的战斗,首都青年积极开展抗战活动,直接打击敌人的核心指挥中心。兵运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罢课运动、反对“学校军事化”以及抗敌运动在明新、山西、阮劝、开成、朱文安、征王学校、文科大学、师范大学等学校中广泛爆发。在被征兵的青年集中营,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和青年涌来,要求释放他们的丈夫、儿子、兄弟。游击队频繁渗入敌方兵营和训练营,进行突袭,创造条件让士兵逃跑。1954年5月,嘉林林犹兵营的70名士兵成功逃离。我方在黑渡口的根据地日夜接收并转送这些叛逃的伪军到自由区域。军事行动也不断加强。嘉林的五号路游击队日夜埋伏,袭击并摧毁了许多敌军车辆和船只。

在党的领导和胡志明主席的指导下,包括河内青年在内的越南青年、学生在参与1947年在加尔各答举办的亚洲青年与学生会议、1949年在匈牙利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会、1951年在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会等大会的过程中争取到了国际进步青年,尤其是热爱和平的法国青年、学生和人民的广泛支持。

通过切实的行动,首都青年与我军共同为奠边府大捷作出了贡献,《日内瓦协定》的签署也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然而,从此以后,在敌人的控制区内,又展开了一场不亚于之前危险的新斗争。在美国协助的下,敌人正在实施一些计划,如强迫技术人员、伪军士兵和大企业必须迁居到南方才能提取银行存款,破坏人民机关企业的设备,在我军接管首都前后,诱骗并强迫我同胞迁居到南方等行动。

为了对抗敌人通过制造恐慌来实施强迫迁的政策,我们的团员打印了大量传单和图片(带有插画和口号),宣传我政府接管首都的政策。这些传单被分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伪军军官和士兵驻扎的地区附近。此外,河内共青团还派遣一名团员前往中野会议,与越南人民军代表会面,领会我军接管首都时对河内各阶层的政策主张,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广大学生,从而逐渐扩散到众多家庭、朋友和学生之间。这些活动使人民和学生对党和政府的首都接管政策充满信心。

在迁居到南方之前,法国殖民者试图破坏工厂的财产。对此,学生会派出一个由团员为主力的代表团,直接前往水厂、电厂等工厂,要求厂长严格遵守《日内瓦协定》。这场斗争旨在支持工厂内的工人和职员保护资产。共青团与工人和职员的代表取得联系,提醒他们保存设备、设计图纸、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斗争以争取足够的煤炭储备以维持机器运转等。

即将接管首都之际,敌人仍然有许多违反日内瓦协议的活动,导致城市居民担心敌人在撤退前会进行大规模破坏和扰乱城市秩序。为了缓解广大人民的担忧,在上级的批准下,学生会执委会提出要求国际监督越南停战委员会进行干预。当时,国际委员会由三方组成:印度是中立国,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加拿大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团员学生们被分配了任务,必须仔细策划,确保事情能顺利进行。

趁加拿大代表赴南方之际,波兰代表为学生代表团安排了一次与国际委员会主席德赛先生的会面。得到约见后,学生会邀请了其他组织在学生餐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一个河内市民代表团前往会见国际委员会的。代表团包括北河妇女会、私立学校联谊会、佛教会、天主教会、童军协会、大学生会以及河内工商界的知名人士的代表。学生代表(包括团员和团组织积极分子)被分配了任务,如担任代表团副团长、发言人、秘书、摄影记者等职位。

战争已经结束,但当时许多河内的青年不能归来……

代表团受到了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热情接待,并感谢他们提供了关于法国违反日内瓦协议的具体资料。会后,团的一位成员撰写了一篇报道,次日发表在报纸上,进一步巩固了胜利。战争已经结束,但当时许多河内的青年不能归来。他们怀着决死为祖国决生的独立誓言长眠于祖国的战场上,但他们仍然永远与祖国江山长存。在今天和未来的年轻人心中,那些学生和大学生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学习榜样。

在今天和未来的年轻人心中,那些学生和大学生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学习榜样。

继承抗法时期首都青年革命的传统,许多革命运动在团市委的领导下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青年的“三愿意”运动为民族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全国恢复和平以来,在河内团市委的领导下,历代河内青年、学生为首都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许多实际贡献,继续展现了年轻一代在建国和护国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英勇首都军民的金色历史》一书,河内市委宣传部,河内出版社-2014年。
美术设计:松林
资料图:《人民报》、华庐监狱遗迹、越通社、首都国防
编译:慧明 明舒